江苏男子教不好女儿数学,崩溃躺马路!教育孩子,就像牵着蜗牛在散步
近日,短视频上一位中年爸爸崩溃大哭躺在马路上,嘴里念叨着“800减700等于900”!起初以为这位男子是个“疯子”,但在得知真相后的那一刻,已为人父母的人都表示:感同身受!
10月10日,男子教不好女儿数学躺在马路上求民警拘留的视频走红网络,登上热搜。
#男子教不好女儿数学哭求民警拘留#江苏苏州,一男子突然跑到马路中间躺了下来,男子告诉交警:“800-700,我女儿算出来等于900,我今天躺在这里,就是想你们把我拘留”。
当时民警还未弄清楚他说的“800减700等于900”是什么意思,再三询问后得知,该男子在教孩子数学教到崩溃,最终该男子被民警劝离。
成年人的崩溃就在一瞬间!看似尴尬的场面,却是无数家长难以启齿的痛。
生儿育女,教育孩子,哪个父母不是望子成龙,望女成凤。然而,扎心的真相是:有的人或许根本不适合读书!
打心底里去接受孩子,是父母心里最难过的“坎”!
有人说:“教育孩子就像游泳教练在教孩子游泳,你上岸了她/他还在水里”。
也有人说:“教育孩子,就像牵着蜗牛在散步”!
作为老师,作为家长,我们陪伴孩子成长,就是一次牵着“蜗牛”散步的“慢养”之旅,急不得也快不得。
张文亮的一篇散文《牵着一只蜗牛散步》中这样说:“我催它,我喊它,我甚至想踢它,蜗牛受了伤,它流着汗,喘着气,往前爬……”
这比喻简直形容、生动!
教育孩子,就像牵着蜗牛在散步。大人之所以觉得简单,是因为我们在用“过来人”的思维去看待孩子的题目。
仔细回想,当我们自己还是个孩子的时候,是否也像孩子一样迟钝、后知后觉。再加上内心对学习的抵触,不主动学习,或许会更糟糕。就像你在喂一个闭嘴的人吃饭,他/她很饿,就是不张嘴,喂饭的人急也没用……
为人父母,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,要经历3次认命,方得始终
1、接受孩子的平庸
我们终其一生都想教育出优秀的孩子到底是什么样的呢?
大概是学习成绩优秀,工作体面,学有所成,完全自己未尽的愿望,给孩子铺好一条没有荆棘的路,让他顺利地走下去……
你看,当我们在埋怨孩子的时候,恰恰是给孩子预设了一条自己认为对的路。
当事与愿违的时候,我们的心理就会产生落差,会觉得孩子没用、笨,甚至忍不住想去打他/她。可孩子是无辜的啊,他/她们生来就如此。
我相信教育可以抛光打磨孩子的性格,但你永远无法把自己的认知注入他们的脑海里。
所以,父母要学会接受孩子的平庸,因材施教,绝对不只是说说而已!
回想我们最终生养孩子的初衷,不就是希望他能身体健康,然后才是有所作为吗?
2、接受孩子大概率会不如自己
北大教授吐槽“学渣”女儿爆红网络:“我教孩子逆天改命,她却教我学会认命”!
这位北大教授,小时候被称“神童”,6岁就能背下整本新华字典,本科就读于北大,后进入哥大深造,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,现任北大博导、副教授。
然而,他们的女儿似乎完美避开了他们夫妻俩的学霸基因,在“学渣”的道路上越走越稳!
丁教授给女儿辅导作业若干次后,经历了从痛心疾首,到怀疑人生,再到心如止水的转变过程,他用1句话释怀:
“这就是天道,没办法,你必须接受,不接受能怎么样?她就这样。”
3、最好的教育是:让孩子成为自己
孩子有自己的活法,当我们无法改变他们的天资时,只能尽所能帮助他们积累财富,同时发现孩子的兴趣,教育孩子学有所长,有一门技能去谋生。
或许,我们的孩子不会出类拔萃,但他们要走属于自己的路。
父母永远不可能陪伴孩子走到最后,真正能支持孩子走下去的是信念、是强大的内心。
所以,如果力所不能及,就用家庭的温暖撑大孩子的内心吧,意志力坚强的人,谋生能力也不会差。
正所谓360行,行行出状元。如果事与愿违,就相信上天自有安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