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23日,距离上次回应过去了一周,复旦大学便发布了“关于我校张文宏博士学位论文问题的调查结果”:校学术规范委员会依据2017年《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实施条例(试行)》的有关程序开展调查核实工作,根据原上海医科大学1999年1月修订的《科研型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细则》,认定张文宏博士学位论文符合当年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,附录综述部分存在写作不规范,不影响博士学位论文的科研成果和学术水平,不构成学术不端或学术不当行为。
简言之,张文宏是清白的。
针对抗疫英雄张文宏的这一轮风波,导火索是在8月14日,一网友公开举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“涉嫌学术造假”,称张文宏2000年的博士论文《结核分支杆菌KatG基因突变与其耐异烟肼机制的系列研究》,其中部分内容与齐鲁理工学院黄海南教授的一篇文章相同,因此认为张文宏论文存在抄袭。
次日,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针对此事就做出了回应,在其官网发布了“关于对我校张文宏博士学位论文问题举报的回应”,文中表示:已启动调查核实,调查结果将及时公布。
事已至此,官方已经给了举报者一个说法,也还了张文宏清白,但是此次举报行为背后的缘由仍值得注意。
在被举报前夕,张文宏正因发表了“与病毒共存”的观点,面临着网络上两极化的议论。在此风口浪尖,“张文宏论文抄袭”的话题一点便爆了,一夜之间“抗疫英雄”的光辉形象就被蒙上了阴影……
假使举报者是出于捍卫学术环境的正义性出发,才举报的张文宏,那么这件事已经可以到此为止了。但是在事件的发酵过程中,全民的参与和热议,将当事人张文宏置于强劲而可怕的舆论漩涡之中,其中不乏等着墙倒下准备第一个冲上前踩一脚的人,这件事的影响已经在学术范围之外了。
在疫情之前,绝大多数人不知道钟南山、陈薇、张文宏……而疫情之后,他们是国人心中的英雄。
但是被贴上英雄标签之后,“造神运动”也悄然开始了。就如,钟南山生活简朴,热爱运动,风趣幽默,亲近学生……这些都好,但是当有人发现钟南山的儿子是名校毕业,事业有成,能力突出时,就开始出现不太友好的声音,当有人发现钟伟德用的是价值六千多元的爱马仕腰带时,彻底有人坐不住了:查查吧,是不是走后门的,是不是贪污了……
造神之后总是会形成一种诡异的氛围,千千万万的目光汇集到一处,紧盯着“被视作神的人”。两袖得是清风徐徐,胸膛得满是正义与善良,肩上得扛大任,不容许出差错,一举一动但凡有不对劲的地方就一定会被放大,非要弄个“真相大白”才算完。
“造神”也好,“毁神”也罢,一念之间而已。但对于当事人来说,往往意味着很多不必要的关注与困扰。如果只是增加课堂和讲座的满课率,那自然是好事,但是拿显微镜和强光手电去探照自己造的神还有哪些瑕疵,就大可不必了。
对医者常怀感恩与尊敬,好过投射过于炽热的目光。